智能倉儲對物流發展有什么影響?
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,市場對配送、倉儲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倉儲運輸是快遞物流體系中的關卡之一,倉儲運輸的效率水平、是否實現精細化的系統管理、是否有效提升周轉效率等要素對實現高效物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智能倉儲的出現將引領物流發展進入快車道。
2018年9月,京東第一次向業界展示亞洲一號智能物流項目。目前,京東的亞洲一號已經從當初的1個擴展到9個,覆蓋全國上海、廣州、武漢等八大城市。
同月,菜鳥網絡也開始在全國啟動超級機器人倉群,這些倉群會陸續在上海、天津、廣東、浙江、湖北等重點城市和物流樞紐落地。通過智能算法、自動化流水線、AGV機器人等,提升倉內的無人化作業水平。
相關數據顯示,蘇寧物流在倉儲面積(600萬平方米)和倉儲網絡上(8大全國物流中心,47個區域物流中心,20個平行倉),目前除了服務蘇寧易購,基于倉儲網絡的優勢,外部服務客戶達到2000多家。
目前,我國正處于倉儲物流升級階段,由機械化向自動化和智能化不斷升級。其原因在于:一是電商、物流產業迅速發展,帶動了智能倉儲的需求。于是眾多設備商積極向系統集成商轉型,尋求優質客戶和新的利潤增長點;二是勞動力成本高漲、加之國家政策大力支持鼓勵智能倉儲發展,比如出臺了《關于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》《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》《“互聯網+”高效物流實施意見》等政策文件;三是加上制造業等外包需求的釋放和倉儲業戰略地位的加強。
智能自動化倉儲一般是由自動化立體倉庫、立體貨架、有軌巷道堆垛機、高速分揀系統、出入庫輸送系統、物流機器人系統、信息識別系統、自動控制系統、計算機監控系統、計算機管理系統、以及其他輔助設備組成,并且還要借助當下最火熱的物聯網技術,如RFID通過先進的控制、總線、通訊等手段,實現對各類設備的自動出入庫作業。
不難看出,智能自動化倉儲需要應用互聯網、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RFID、GPS等技術的支撐。目前,智能標簽、RFID無線射頻識別等自動識別技術、可視化及貨物跟蹤系統、自動或快速分揀技術等已經在一些專業倉儲企業大量應用。
預計到2020年,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將超954億元。縱觀其發展歷程,即使在全球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,產業鏈依然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。未來,在經濟回暖向好的物流產業發展進程中,智能倉儲設備投資將會迎來下一個高峰。
洲際云倉,是新疆領先的智能倉儲綜合服務商,立志于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。核心業務聚焦于電商物流領域的轉運倉配一體化服務、整體物流解決方案、大促解決方案、供應鏈金融、數據增值等第三方代運營及相關增值業務。
目前已經擁有10多萬平方倉儲面積,日最高處理件達50萬件。洲際云倉擁有自主研發的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,滿足B2C/B2B/O2O等多態、全品類的電商服務需求。憑借優秀的服務意識和領先的運作模式迅速成為行業標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