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倉代發貨訂購點法與安全庫存
訂購點法與安全庫存
精準控制庫存是指在確保生產安全和客戶滿意的同時,讓庫存量處于最小值。要做到這一點,企業就要掌握訂購點法,確定安全庫存。
1.相關概念
訂購點法或訂貨點法( Order Point Method ),是指某種物料或產品因生產或銷售而庫存量逐漸減少,當庫存量降低到預先設定的某一點時,即開始發出訂貨單(采購單或加工單)來補充庫存;當庫存量降低到安全存量( Safety Stock , SS )時,發出的訂貨單所訂購的物料(產品)剛好到達云倉,補充前一時期的消耗。預先設定的這個點,就稱為訂購點。
在實施訂購點法之前,企業首先要明確安全存量、最高存量、最低存量3個概念。
(1)安全存量。安全存量是為了應對不確定性因素(如大量突發性訂貨、物料交期突然延期、臨時用量增加、客戶交期提前等特殊原因)而預計的保險存量(緩沖庫存)。其計算公式為如下。
安全存量=緊急訂購天數×每天使用量
(2)最高存量。最高存量是指生產高峰固定時期內,某項物料(如通用標準物料)允許儲備的最高界限。其計算公式如下。
最高存量=一個生產周期的天數×每天使用量+安全存量
(3)最低存量。最低存量是指生產淡季固定時期內,能確保滿足生
求的物料庫存數量的最低界限。其計算公式如下。
最低存量=訂購時間×每天使用量+安全存量
2實施方法
通過了解上述3個概念,企業應當認識到,安全存量的設置并非是不變的,生產變化會直接影響安全存量的設置。
因此,企業想要精準控制庫存,就要明確3個問題:維持多少存量(睦存水平)?何時補充存量(訂購點)?補充多少存量(訂購量)?否則,企業就可能面臨庫存控制不當導致的風險。
庫存控制不當的后果
過多庫存過剩,浪費庫存保管成本并積壓資金
前期庫存過剩,浪費庫存保管成本并積壓資金;后期庫存不足,造成停產及延期交貨
前期庫存不足,造成停產及延期交貨;后期庫存過剩,浪費庫存保管成本并積壓資金庫存不足,多次造成停產及延期交貨
實施訂購點法的關鍵是確定各種物料的訂購點和訂購量。訂購點法所示,通過賬務管理,如發現庫存量已經低于訂購點了,就迅速制訂來購計劃,使庫存量回到訂購點之上。
由此可見,訂購點法的實施具有兩大要點。
(1)確定物料訂購點。
其計算公式如下。
訂購點=平均日需求量×平均訂購提前期+安全存量
(2)確定經濟訂購量( EOQ )。
具體而言,經濟訂購量公式的推導包含4個步驟。營是
①訂購成本=儲存成本
年訂購量×平均每次訂購成本
經濟訂購量
經濟訂購量×物料單價×庫存維持率
訂購成本=
儲存成本=
2×年訂購量×平均每次訂購成本
物料單價×庫存維持率
經濟訂購量=
借助訂購點法,企業能夠確保不斷產、減少物料備購時間、簡化運作、快速處理緊急訂單。但要注意的是,訂購點法并不適用于所有企業或所有物料,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,選擇合適的方法控制庫存。
庫存被看作“萬惡之源”,但在實踐當中,企業很難真正實現零庫存。因此,企業應當精準控制庫存,切忌隨意設定安全存量。
一般而言,只有當客戶的訂貨處理期小于訂單處理期、供應商的訂購提前期和廠內的生產周期三者之和時,安全庫存才能充分發揮精準控制庫存的效用。雖然目前大部分企業都處于這一狀態,但企業仍應盡量壓縮訂單處理期、供應商的訂購提前期、廠內的生產周期,從而做到無須安全庫存或適當安全庫存。
而在設定安全存量時,企業也要充分考慮生產變化、庫存標準、訂購點、訂購量4個因素,并通過嚴謹的計算確定最終的安全存量。
與此同時,由于現在市場需求瞬息萬變,安全存量絕不能一成不變,必須制定機制定期評估已設定的安全存量是否需要修正。